金星:蒙古族文化中的象征与崇拜Venus: Symbol and Worship in Mongolian Culture
布仁巴雅尔,恩克纳希
摘要(Abstract):
金星(?olmun),在蒙古族文化中不仅是游牧生活的时间指示星体,更是传统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文化符号“。金星”多重的象征含义是从天文学知识演化而来的,其文化信仰含义有待我们深入探究。通过对以民间文学为中心的蒙古族传统文化进行知识考古分析可见,萨满教体系中的牲畜保护神吉雅其·腾格里实为金星神人格具象化的结果。随着文化的长期交流与融合,蒙古族金星神的形象经历了显著的转变,从原本的男性牧民形象逐渐演变为倾国倾城的绝世美女,其神职也从守护牲畜和财产扩展为维护和平与繁衍。这一转变与西域文明的传入密切相关,反映了不同文化圈在“金星象征”话语规则上的互动与重构。
关键词(KeyWords): 金星神话;星辰崇拜;萨满;吉雅其·腾格里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布仁巴雅尔,恩克纳希
DOI: 10.14045/j.cnki.nmsx.2025.04.004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蒙古语辞典》编纂组:《蒙古语辞典》,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第2816页。
- (2)斯钦朝克图编,仁亲戈瓦、苏跃拉图校订:《蒙古语词根词典》,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第2269页。
- (1)刘宗迪:《神话与星空:“绝地天通”的天文学阐释》,《中原文化研究》2020年第4期。
- (2)费尔巴哈:《宗教的本质》,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10,第7页。
- (3)孟慧英:《萨满教的天神与天命》,《内蒙古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 (4)闫超:《试论满族萨满文化中的星辰崇拜现象》,《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 (5)佐莫诺夫·照日格图耶夫:《布里亚特萨满教名词解释》,乌云娜译,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3,第32页。
- (6)海西希:《蒙古的宗教》,耿昇译,中国藏学出版社,2016,第107页。
- (7)佐莫诺夫·照日格图耶夫:《布里亚特萨满教名词解释》,乌云娜译,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3,第116页。
- (8)笔者转写自仁钦道尔吉:《萨满诗歌与艺人传》(蒙古文),民族出版社,2010,第261-262页。
- (1)笔者转写自仁钦道尔吉:《萨满诗歌与艺人传》(蒙古文),民族出版社,2010,第262-263页。
- (2)笔者转写自泰亦赤兀惕·满昌:《蒙古萨满》(蒙古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2,第216页。
- (3)苏荣赫、赵永铣、贺希格陶克涛:《蒙古文学史》(一),辽宁民族出版社,1994,第62-63页。
- (4)尼玛:《蒙古萨满教研究》(蒙古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22,第56页。
- (1)朝鲁蒙:《舒古尔敖敦陶力》,辽宁民族出版社,2017。
- (2)卡尔宾:《普兰·卡尔宾蒙古游记》,葛尔勒朝克图译,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1,第56页。
- (3)满都呼:《中国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神话故事》,民族出版社,1997,第85页。
- (4)李华:《蒙古族与阿尔泰语系诸民族星辰神话比较研究》,2017,第212-213页。
- (5)蒙古族金星神话三种文本笔者汉译自《蒙古民间神话故事》,民族出版社,1989,第78-79页。
- (6)满都呼:《中国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神话故事》,民族出版社,1997,第65页。
- (7)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新疆卷)》,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第18页。
- (1)张景明、肖瑞:《草原丝绸之路形成的区位优势及其在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贡献》,《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年第5期。
- (2)孙海桥:《中国金星女神形象的生成与性别嬗变历程考察》,《宗教学研究》202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