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洁;
各民族互嵌式发展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城镇社区具有各民族人口集中的特点,是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中相互联系的重要场域。研究内蒙古城镇社区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的实践路径,能够为推动建立新时代内蒙古城镇社区各民族互嵌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镇具有多民族互嵌的特点,在空间、经济、社会、文化、心理互嵌中积累了实践经验,是内蒙古城镇社区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的真实写照。内蒙古绝大多数城镇社区属于多民族社区,拥有丰富的民族互嵌历史基础和现实经验。内蒙古各城镇社区目前存在对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不足、全方位嵌入有待深化等问题。推进内蒙古城镇社区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的实践路径包括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加强宣传各民族互嵌式发展、强化区域化联建共建平台的作用、深化“五个互嵌”等。
2025年05期 v.51;No.231 1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张健;刘君;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企业是创造财富、推动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基本载体,优化营商环境对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和激发市场活力具有重要意义。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本质在于以法治化为基本原则发展市场经济,规范市场秩序,充分发挥法治在社会资源配置方面的引导、规范、促进、保障作用,以期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以法治化为基本原则构建一流营商环境,既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又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举措,也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有力保障。当前,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面临着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形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健全、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不完善的现实挑战。新时代新征程,应当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不断加强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建设,营造充满公平活力的市场环境,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加快构建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5年05期 v.51;No.231 2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赵明玉;
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提升了效率、优化了决策流程,显著地改善了客户服务体验。这些进步也面临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伦理挑战。剖析金融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涉及的关键伦理风险,涵盖算法偏见、透明度、可解释性的缺失、金融排斥现象、数据隐私与安全问题以及由人工智能引发的劳动力替代等多方面内容,辅以现实世界中的具体案例进行阐释;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旨在有效规避这些风险。相关建议包括实施透明的人工智能模型、定期开展偏见审计、以强有力的治理框架保护数据隐私,开发更具包容性的人工智能系统等。金融机构积极采取这些措施,既能够促进负责任的人工智能部署,又可以实现创新和伦理问责的平衡,以求获得更公平的金融成果,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025年05期 v.51;No.231 3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张策;刘笑丹;
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全球互联网治理陷入多重困境、网络安全风险外溢等严峻挑战,聚焦互联网“为什么治理”“谁来治理”“治理什么”“怎么治理”等问题,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开辟了中国特色互联网治理道路。提升了中国特色互联网治理国际话语权,既有利于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的良性变革,又有助于捍卫网络空间国家主权,推动网络强国建设。进入新时代,中国在互联网发展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深度参与全球互联网治理并且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增强中国特色互联网治理国际话语权提供了重要的机遇。中国特色互联网治理国际话语权的提升面临网络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西方国家网络话语霸权的排挤和打压、“中国网络威胁论”等多重挑战。国家应当厚植互联网治理国际话语权的实力根基,构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核心的互联网治理国际话语体系,不断增强互联网治理话语的国际认同、增强国际传播的效果。
2025年05期 v.51;No.231 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崔燕;包伟力思;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媒体人(以青年人为主)在短视频平台等发布宣传家乡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北疆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内蒙古青年群体以此为切入点,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贡献了力量。文化传播需要与时俱进地与新媒体和现代技术相结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当代人的生活。短视频App为内蒙古青年群体传播和推广北疆文化提供了颇具实效的平台,自媒体用户通过影音结合、画面特效等形式将北疆文化以更直观、更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受众。以新媒体视域为背景,以锡林郭勒盟那达慕为例,研究内蒙古自治区的青年群体的媒介形象和对北疆文化的传播方式,分析内蒙古青年群体传播北疆文化的策略和在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方面的努力和贡献。
2025年05期 v.51;No.231 5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